查看原文
其他

当茅奖回到文学的精神故乡

嘉轩 浙江宣传 2023-12-29

 蓝色字关注我们!



“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阻隔,从未遮断过我的乡思,我的家乡乌镇……”1980年,茅盾先生在《浙江日报》发表了《可爱的故乡》一文,字里行间情深意切,饱含着对故乡的眷念。


随着“茅盾文学周”的持续进行,今晚,又一重磅“大戏”即将开启——“2023中国文学盛典·茅盾文学奖之夜”在茅盾故乡乌镇举行,承载着先生心愿的茅盾文奖终于又“回家”了。


对于这一文学嘉年华,浙江期盼已久。茅奖“回家”,回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,更是回到了文学的精神故乡。这不仅是故乡对茅盾先生的致敬,也意味着中国文学的精神之光将把这片文学热土照得更亮。


“茅盾文学周”现场 图源:桐乡发布




其实,这不是茅奖第一次“回家”。2000年至2008年,连续三届茅盾文学奖曾在乌镇颁奖。时隔15年,先生故里又焕新颜。那么,此次茅奖“回家”,带来了哪些惊喜?


一次颁奖和全民的参与。此番,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决定打造“中国文学盛典”之后,第一次以茅盾之名举办的大型活动。除了颁奖这个核心环节,文学论坛、作家签售、项目签约、文学嘉年华表演等各色活动同步上演,一批作家还走进学校、企业、乡间,呈现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事。


行走在乌镇,好似一场流动的文学盛宴。转出弄堂,话剧表演再现茅奖作品经典桥段;伫立桥边,文创摊位人头攒动;还有灿星朗读、环境朗读、声音亭等呈现的多重朗读会,在小桥流水间,回响悠长。


一场对谈与集体的致敬。在前两天的“茅盾文学周”现场,“致敬”是一大关键词,不仅是致敬茅盾,还有与茅盾有关的集体群像例如,茅盾与鲁迅便是亲密的文学战友,两人因文学结缘,因志向而相知当天,茅盾和鲁迅的后人一起来到现场,讲述先辈们跨越时空的友谊。先辈们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作品,是后来者汲取力量的无穷宝藏。


一行足迹和众人的奔赴。茅盾文学奖已颁发至十一届,每一张榜单、每一部作品,都是一次弘扬时代精神的“再出发”。在乌镇,文学又在酝酿着更多可能。“昭明书会·文学产业化”“伯鸿阅读·文学市场开拓”“茅盾有戏·文学作品转化”……专家学者与文学爱好者,共同探讨拓展当下文学“出圈”之路。


有人这样感叹,“今天,文学已死,尤其是严肃文学。在快节奏的当下,短平快才是主流。”然而,茅奖的热度给出回应,长篇小说并不缺读者,经典文学依然是大时代中的精神灯火。


读者正在翻看文学作品 图源:“乌镇景区”微信公众号




茅奖“回家”,这个“家”,更是文学精神和文学信仰的归处。作家苏童说:“在子夜写作,像春蚕吐丝,这是茅盾先生为我们指引的创作之路。”茅盾的这条路究竟是啥?这或许是文学的一个终极命题。我们今天怀念茅盾,他的经验、精神,依然是永不过时的启示。


用心灵感受现实。茅盾曾表述自己的文学主张,强调文学应该反映人民的生活、思想、情感和价值观念。关心现实,是茅奖作品的主要特色,也是茅盾文学主张的延续。


比如,本届茅奖作品《宝水》,以带着泥土味道的乡村笔触,将中国当代农村的成就、问题、迷惘在四季流转中娓娓道来,在主人公的疗愈中慢慢剥开。这两年们也看过不少红文学作品例如,快递员胡安焉的非虚构作品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,用一个个平凡隽永的时刻,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。诚是必杀技,生动、鲜活、真切,永远是文学打动人的第一要义。


用作品回应时代。巴尔扎克曾自诩要做一个时代的“书记员”,这句话在茅盾身上同样适用,从茅奖作品来看也同样适用。比如,充满反思的《芙蓉镇》《冬天里的春天》,改革开放后的《钟鼓楼》《沉重的翅膀》,聚焦反腐的《抉择》,关注特定人群的《天行者》《推拿》……每一部作品,都在清晰而又深刻地呼应着滚烫的时代。


用文学传承文脉。茅盾旗帜鲜明地主张,文学要有民族精神,应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。对脚下的土地负责,这是许多作家从茅盾身上汲取到的养分。


比如,此前的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《尘埃落定》《一句顶一万句》,还比如本届茅奖作品《本巴》《雪山大地》,等等,作品声声传唱那些无名者的故事,代代延续对脚下土地的深爱。


“茅盾文学周”期间设置在乌镇的朗读亭 图源:“文化乌镇”微信公众号




茅奖“回家”,对浙江而言意义尤为特殊。都说“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,半部在浙江”,鲁迅、茅盾、徐志摩、郁达夫、夏衍等作家,曾形成席卷全国的文学“浙江潮”。


那么,当社会经济、思想文化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,在今天,大众更需要怎样的文学作品?浙江文学又该如何持续生长?笔者借此次茅奖“回家”,进行了思考。


比如,更多地关注当下现实,凸显浙江特色。近年来,浙江加快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,“文学浙军”传承茅盾等前辈们关心现实、呼应时代的精神,在文学实践中已有不俗表现。2000年,作家王旭烽的《茶人三部曲》(一、二)获第五届茅奖;此后,关注经济体制改革的《大江东去》、讲述“义乌传奇”的《鸡毛飞上天》、透视城乡变迁的《南货店》等一批文学作品,描绘着这片热土上的壮阔波澜,也获得强烈反响。


但从匹配茅盾文学奖的高度和厚度上来说,许多作品还有一定差距,真正在艺术和思想层面达到高水准的鸿篇巨制不多。此次茅奖“回家”,必将进一步激发“文学浙军”的创作热情、地域文化自觉、社会责任感等,用文学的视角解读浙江。


比如,适时、适度地向新的文学形态转型。有学者指出,文学与网络、影视等载体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,新的文学形态势如破竹,如网络文学、摄影文学,等等。“茅盾文学周”期间,短视频时代下长篇文学该去往何方等话题也成为讨论热点。


近年来,在网络文学领域,浙江优秀作家、作品频现,不少作品在海外也备受欢迎。接下来可以更多承担起社会责任和文学责任,提升内容水准和艺术内涵,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学、看到浙江文学。


再如,让优秀文学作品多样化走入大众生活。当下,除了市场化、产业化,文学的大众化也是需要去回应的一个现实课题,这关系到文学的生存、发展与繁荣。对此,浙江也在不断探索。


今年10月底,浙江文学馆正式对公众开放。这座酝酿了20余年、建设了4年多的文学殿堂,以文学为魂,呈现浙江文人、文章、文学的璀璨历史,并将之呈现在公共文化空间中供公众零距离学习感受


设立文学奖时,茅盾先生曾说:“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。”说到底,文学的繁荣昌盛,离不开用心用情的创作队伍和热忱的文学爱好者,更离不开奔涌向前的时代和创造这个精彩世界的人们。


古镇的欸乃桨声,也是穿越时代的新声。期待会有更多作家、更多作品、更多经典,“盛放”在雄厚广阔的中华大地上。





点击下方图片或者“阅读原文”,

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



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

▼ 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 ▼



往 期 精 彩 内 容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